【《大学》里的知止而后有定到底是什么意】《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内容主要讲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其中,“知止而后有定”是《大学》开篇的重要句子之一,常被用来作为学习和实践人生目标的起点。
这句话出自《大学》的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它表达了一个人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心志坚定,进而达到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一、逐句解释
原文 | 解释 |
知止 | 知道自己的目标或归宿,明白什么是“至善”,也就是人生的最高理想。 |
而后 | 然后,表示因果关系。 |
有定 | 心志安定,不再迷茫,有了方向感和内在的稳定。 |
所以,“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是:知道了自己的目标之后,内心才会安定下来。
二、深入理解
1. “知止”不是简单的知道目标
它是一种深刻的自我认知,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确认。比如,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只追求名利,这就是“知止”。
2. “有定”是内心的安稳
一旦目标明确,人就不会轻易被外界干扰,能够坚持自己的道路,不随波逐流。
3. “知止”是“定”的前提
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人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内心无法安定,也就难以实现真正的成长和成就。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知止而后有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对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才能专注读书,不被诱惑分散注意力。
- 对于职场人士:清楚职业发展方向,才能稳步前进,不轻易放弃。
- 对于普通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才能做出更有价值的选择。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句子来源 | 《大学》第一章 |
字面意思 | 知道了目标,然后内心才安定 |
核心含义 | 明确目标是实现内心安定的前提 |
现实意义 | 指导人们在生活中设定清晰目标,保持方向感 |
对现代人的启示 | 不要盲目行动,先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
结语:
“知止而后有定”不仅是古代儒学的重要思想,也对现代人有着深远的启发。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唯有明确目标,才能让心灵找到归属,从而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