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潮原文加翻译】一、
《白洋潮》是清代文学家张岱的一篇散文,描写了他亲历白洋湖(今浙江宁波附近)观潮的场景。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潮水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人的敬畏之情。文中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本文通过原文与翻译对照的形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并结合表格形式进行整理,便于查阅与学习。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白洋潮,自海门而东,潮水势若万马奔腾,声如雷鼓。 | 白洋潮从海门向东涌来,气势如同千万匹骏马奔腾,声音像雷鸣鼓响。 |
其初至也,若银线一条,渐近则如素练千丈。 | 潮水刚开始到来时,像一条银线;渐渐靠近时,又像一匹白色的绸带,长达千丈。 |
未至百步,已闻其声,如怒涛拍岸,似战鼓催人。 | 尚未到百步远,就已听到它的声音,如同怒涛拍打岸边,好像战鼓在催促人们。 |
及至近前,潮头高丈余,白浪翻滚,如山崩地裂。 | 等到潮水临近,潮头高达一丈多,白色浪花翻滚,仿佛山崩地裂。 |
人皆惊呼,退避不及,惟余立于堤上,观其壮丽。 | 人们都惊呼,来不及后退,只有我站在堤上,欣赏这壮丽的景象。 |
潮过之后,江面平静,唯余余波荡漾,犹有余威。 | 潮水过后,江面恢复平静,只剩下余波轻轻荡漾,仍带着余威。 |
三、文章赏析
《白洋潮》虽短,但写景生动,情感真挚。张岱以极简的语言描绘出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过程,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文章不仅表现了自然的壮美,也反映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敬畏。
此外,文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从潮水初现、逼近、到达、退去,层层递进,富有节奏感。这种写法既符合散文的抒情特点,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四、结语
《白洋潮》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经典散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原文与翻译对照的方式,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涵。无论是作为文学欣赏还是语文学习,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