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矜惩创的意思是什么】“哀矜惩创”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尚书·大禹谟》:“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后世引申为对人的怜悯、宽恕与惩戒相结合的治理理念。
一、成语释义
“哀矜惩创”由四个字组成,分别含义如下:
- 哀:怜悯、同情。
- 矜:怜惜、体恤。
- 惩:惩罚、惩戒。
- 创:伤害、创伤。
整体意思是:在对待犯错的人时,既要表现出怜悯和体恤,也要进行适当的惩戒,以达到教育和警示的目的。
二、出处与演变
该成语最早见于古代经典文献,原意是强调统治者在施政时应兼顾仁爱与法度,既不能一味宽容,也不能过于严苛。后来,“哀矜惩创”逐渐演变为一种道德教育的理念,常用于描述对人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哀矜惩创”可以应用于教育、管理、司法等多个领域,强调在处理问题时,既要有人情味,又要坚持原则,做到“宽严相济”。
字 | 含义 | 释义 |
哀 | 怜悯 | 对他人的痛苦表示同情 |
矜 | 怜惜 | 对他人遭遇给予理解与体谅 |
惩 | 惩罚 | 对错误行为进行必要的制裁 |
创 | 创伤 | 因错误行为带来的后果或伤害 |
四、总结
“哀矜惩创”是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处事态度,强调在面对错误或过失时,应以同理心对待当事人,同时也要明确责任与后果,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仁”与“礼”的结合,是一种富有智慧的处理方式。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相关文化背景,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