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莹颖死前经历了什么】2017年6月9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中国留学生章莹颖在校园附近失踪,引发全球关注。案件经过数月调查,最终于2018年7月被定罪。以下是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的章莹颖案中她死前的关键时间线和事件。
一、
章莹颖是一名来自中国浙江温州的23岁研究生,就读于UIUC的教育心理学专业。2017年6月9日下午,她在前往图书馆的路上与一名男子搭讪后失踪。该男子名为布伦特·克里斯滕森(Brent Christopher Allen),是一名有犯罪记录的男性。
章莹颖失踪后,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并通过监控录像锁定嫌疑人。最终,克里斯滕森承认绑架并杀害了章莹颖。他在庭审中表示,他最初只是想“玩弄”她,但后来因情绪失控而将其杀害。
章莹颖的遗体在案发数月后被发现,地点位于芝加哥郊外的一处森林中。她的死亡原因被确认为窒息。
二、时间线与关键事件表
时间 | 事件 |
2017年6月9日 下午 | 章莹颖在UIUC校园附近与一名男子搭讪后失踪。 |
2017年6月10日 | 警方发布通缉令,并开始调查。 |
2017年6月12日 | 章莹颖的家人向媒体求助,引发广泛关注。 |
2017年6月15日 | 监控录像显示章莹颖与克里斯滕森一同离开校园。 |
2017年6月16日 | 警方确认克里斯滕森为嫌疑人。 |
2017年6月24日 | 克里斯滕森被捕,承认绑架章莹颖。 |
2017年7月 | 公众持续关注案件进展,家属多次呼吁正义。 |
2018年7月18日 | 克里斯滕森被判终身监禁,不得假释。 |
2018年10月 | 章莹颖遗体在芝加哥郊区被找到。 |
三、结语
章莹颖的遭遇令人痛心,也引发了对女性安全、校园治安以及国际学生保护机制的关注。她的案件不仅是一起刑事案件,更成为社会反思的契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措施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安全,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