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意思】“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出自北宋词人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这句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身不由己的感慨,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与渴望超脱的心情。
一、词句含义总结
- “长恨此身非我有”:意思是长久地遗憾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身体和生活似乎被外在的力量所支配,无法自主。
- “何时忘却营营”:意为什么时候才能忘记那些奔波劳碌、追逐名利的世俗之事。其中“营营”是形容人们为了生计、功名而忙忙碌碌的样子。
整句词传达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二、内容解析表
词语 | 含义 | 情感色彩 | 文化背景 |
长恨 | 长久的遗憾 | 感叹、哀伤 | 表达对命运的不满 |
此身非我有 | 自己的身体和命运不受自己控制 | 失落、无奈 | 反映人生的无常与无力 |
何时 | 什么时候 | 疑问、期待 | 表达对改变的渴望 |
忘却 | 抛弃、不再牵挂 | 渴望、解脱 | 体现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
营营 | 形容忙碌、奔走 | 厌恶、疲惫 | 源自《庄子》,指世俗之累 |
三、延伸理解
苏轼在这首词中,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文人普遍的心理状态。在宋代,士大夫阶层常常面临仕途与隐逸之间的矛盾,既有入世的责任,又有出世的愿望。“营营”正是这种矛盾的写照。苏轼通过这句词,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自己心境的抒发。
四、现代启示
在当今社会,人们同样面临着“营营”的困扰——工作压力、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等。这句词提醒我们,在忙碌之余,也要学会放下,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它不仅是古代文人的感悟,也是现代人面对生活时值得深思的智慧。
五、结语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虽短短两句,却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它让我们反思:在追逐物质与成功的同时,是否也忽略了内心的声音?也许,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否“忘却营营”,活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