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书难托的出处】一、
“锦书难托”这一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春雨》诗,原句为“锦书难托,泪湿红笺”,意指珍贵的书信难以送达,表达了思念之情无法传递的无奈与哀愁。该词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因距离而产生的沟通障碍。
在文学中,“锦书”多指用锦缎书写的情书或家书,象征着深情厚意;“难托”则表示难以寄送或传达。因此,“锦书难托”不仅具有诗意,也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内涵。
以下是对“锦书难托”出处的详细梳理和分析: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锦书难托 |
出处 | 唐代李商隐《春雨》诗 |
原文句子 | “锦书难托,泪湿红笺” |
作者 |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 |
诗句背景 | 表达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无法传递情感的痛苦 |
释义 | 珍贵的书信难以寄送,形容思念无法传达的无奈 |
文学意义 | 常用于描写爱情、亲情中的距离感与情感失落 |
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诗词引用、现代抒情表达等 |
同义表达 | 音书难寄、书信难传、情深难寄 |
三、结语
“锦书难托”作为一句富有诗意的表达,不仅承载了古人对情感传递的深刻思考,也成为了现代人表达思念与无奈的一种方式。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情感的真挚与沟通的困难依然值得被关注与珍惜。
通过了解其出处与含义,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句诗背后的深情与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