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在医学上什么意思的缩写】在医学领域中,DIC 是一个常见的缩写,全称为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中文译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这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全身微循环中广泛形成血栓,进而导致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最终引发出血倾向。
一、DIC的基本概念
DIC 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基础疾病或病理状态所引发的一种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它通常发生在严重感染(如败血症)、创伤、大手术、恶性肿瘤、产科并发症(如羊水栓塞)等情况下。
二、DIC的主要特征
特征 | 描述 |
凝血系统激活 | 全身微血管内广泛形成纤维蛋白血栓 |
凝血因子消耗 | 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 |
出血倾向 | 因凝血因子不足而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 |
器官功能障碍 | 微血栓堵塞器官微循环,导致器官缺血 |
三、DIC的诊断标准
DIC 的诊断通常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常用的诊断指标包括:
指标 | 正常值/参考范围 | DIC相关表现 |
血小板计数 | 150-450×10⁹/L | 明显减少 |
PT(凝血酶原时间) | 11-13.5秒 | 延长 |
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25-35秒 | 延长 |
FIB(纤维蛋白原) | 2-4 g/L | 降低 |
D-二聚体 | <0.5 mg/L | 显著升高 |
四、DIC的治疗原则
DIC 的治疗以处理原发病为主,同时根据病情进行支持治疗和抗凝治疗。常见措施包括:
- 控制感染
- 维持血压和组织灌注
- 输注血小板或新鲜冰冻血浆
- 在特定情况下使用肝素抗凝
五、总结
DIC 是医学中一个重要的临床综合征,其本质是由于凝血系统的异常激活而导致的广泛血栓形成和出血风险。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临床上应结合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清晰地理解 DIC 在医学上的含义及其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