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精选问答 >

陈元方年十一时原文

2025-09-19 22:06:33

问题描述:

陈元方年十一时原文,卡到怀疑人生,求给个解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9 22:06:33

陈元方年十一时原文】一、文章总结

《陈元方年十一时》是出自《世说新语·方正》的一则短文,讲述的是东汉时期少年陈元方(陈纪)在面对长辈的提问时,表现出的机智与礼节。文中通过一个简单的对话,展现了陈元方的聪慧和对礼仪的重视。

故事中,陈元方年仅十一岁,当有人问及他的父亲是否在场时,他没有直接回答“不在”,而是用“家君在,不?”来反问对方,既保持了礼貌,又巧妙地表达了父亲不在的意思。这种应对方式体现了他在年幼时就具备良好的教养和应变能力。

这篇短文虽然篇幅简短,但寓意深刻,反映了古代士人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以及儒家文化中“礼”的重要性。

二、内容表格

项目 内容
出处 《世说新语·方正》
作者 刘义庆(南朝宋)
标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
主人公 陈元方(陈纪),字元方,东汉名士
年龄 十一岁
背景 陈元方的父亲陈寔(陈实)是当时有名的贤士,陈元方从小受良好教育
事件 有人问:“君在否?” 陈元方答:“家君在,不?”
含义 体现陈元方的机智、礼节与语言艺术
主题思想 强调礼仪的重要性,反映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
文学价值 短小精悍,语言简洁,富有哲理
历史意义 展现东汉时期士人阶层的风貌与道德观念

三、结语

《陈元方年十一时》虽为一篇短文,却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展示了古代少年的聪明才智,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礼仪与教育的高度重视。通过这一故事,我们也能看到,即便是在孩童时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往往能体现出其家庭的教养与社会的价值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