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精选问答 >

和氏璧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2025-10-05 19:24:15

问题描述:

和氏璧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求大佬给个思路,感激到哭!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5 19:24:15

和氏璧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和氏璧》是出自《韩非子·和氏》的一篇寓言故事,讲述的是楚国人卞和发现一块璞玉,献给楚王却屡遭误解与惩罚,最终被识破为稀世珍宝的故事。文章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真才实学常被埋没”、“识人之难”的深刻道理。

一、文章

《和氏璧》讲述了卞和两次献玉的经历:第一次献玉于楚厉王,被误认为是石头而受刑;第二次献玉于楚武王,仍然未被认可,再次受刑;最后,楚文王即位后,命人剖开玉石,终于发现其中的美玉,遂称为“和氏璧”。文中通过这一过程,揭示了真理往往需要时间来验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和价值的认知偏差。

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楚人和氏得玉于荆山中 楚国人卞和在荆山中得到了一块宝玉
伐木而得之 他砍伐树木时发现了它
献诸厉王 他把它献给了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 厉王让玉匠鉴定
曰:“石也。” 玉匠说:“是块石头。”
王怒,刖其左足 厉王大怒,砍断了他的左脚
和又献之武王 卞和又把玉献给武王
武王使玉人相之 武王也让玉匠鉴定
曰:“石也。” 玉匠仍说是石头
王又怒,刖其右足 武王也发怒,砍断了他的右脚
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荆山之下 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着玉在荆山下痛哭
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连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后又流出了血
王使人问其故 文王派人询问原因
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也。” 他说:“我不为自己被砍断双脚而悲伤,而是为宝玉被当作石头,忠臣却被称作骗子而感到悲伤。”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玉 文王于是让玉匠处理这块玉,终于得到了宝玉
盖天下之宝,非人莫能识 天下的宝物,没有人的识别就无法显现

三、注释说明

词语 注释
和氏璧 指卞和所得的宝玉,后成为珍贵的象征
伐木 砍树,引申为寻找或发现
玉人 鉴定玉器的人,相当于现代的珠宝专家
古代的一种刑罚,即砍去脚
未经雕琢的玉石
泣尽而继之以血 泪水流干后,继续以血泪哭泣,形容极度悲伤
贞士 忠诚正直的人
理其璞 解开包裹玉的外皮,使其显露出来

四、文章寓意

《和氏璧》不仅是一则关于玉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识才”与“辨真”的寓言。它告诉我们:

- 真理往往不被理解:真正的价值需要时间去证明;

- 识人之难:统治者若缺乏眼光,容易埋没人才;

- 坚持信念:面对不公,应保持信念,终会得到认可。

五、结语

《和氏璧》虽短,但寓意深远,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未知与质疑时,要有坚定的信念,也要有识人的眼光。真正的好玉,终将被人发现并珍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