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胶漆之交】“胶漆之交”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亲密无间的关系。这个成语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还体现了古人对友情的高度重视。
一、成语释义
成语:胶漆之交
拼音:jiāo qī zhī jiāo
意思:比喻朋友之间情谊非常深厚,如同胶和漆一样紧密粘合,不可分离。
出处: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士之相知,贵相知志。若以胶漆之交,而不能同利,虽有外饰,终不相得。”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胶漆之交”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文献中,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信任和默契。胶和漆在古代是常用的粘合材料,因此用它们来比喻友情的牢固和持久是非常贴切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胶漆之交”逐渐成为形容友谊深厚、彼此信赖的常用表达方式,广泛用于文学作品和日常交流中。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使用场景 | 举例说明 |
文学作品 | 他与好友可谓胶漆之交,无论顺境逆境都相互扶持。 |
日常对话 | 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可以说是胶漆之交了。 |
历史评价 | 古人讲究忠义,真正的朋友往往是胶漆之交。 |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胶漆之交”的区别 |
忘年之交 | 不同年龄的人结为朋友 | 强调年龄差异,而非情感深度 |
刎颈之交 | 比喻生死与共的友情 | 更强调危险中的信任 |
知音之交 | 指彼此理解、心意相通的朋友 | 更强调心灵上的共鸣 |
五、总结
“胶漆之交”作为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不仅表达了友情的深厚,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它不仅是语言艺术的一部分,更是人际交往中一种美好的象征。
关键点 | 内容概要 |
成语含义 | 形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亲密无间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使用场景 | 文学、日常、历史评价等 |
相关成语 | 忘年之交、刎颈之交、知音之交 |
文化意义 | 体现古代对友情的重视与赞美 |
通过了解“胶漆之交”,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用法,也能更深入地体会中华文化的内涵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