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精选问答 >

伤风败俗出处于哪里

2025-10-19 08:37:52

问题描述:

伤风败俗出处于哪里,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9 08:37:52

伤风败俗出处于哪里】“伤风败俗”是一个常用于批评社会不良风气的成语,意指损害风俗、败坏道德。这个成语的出处和演变过程较为复杂,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含义 使用场景
伤风 损害风俗 多用于批评社会行为
败俗 败坏风俗 强调道德层面的堕落
伤风败俗 指破坏社会公德、道德风尚的行为 常用于新闻评论、文学作品中

二、出处考据

“伤风败俗”并非出自古代经典文献,而是现代汉语中逐渐形成的固定搭配。其源头可追溯到中国古代对“礼”与“德”的重视,以及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1. “伤风”一词的来源

“伤风”最早见于《礼记·礼运》:“故圣人作礼乐以养人之性情,正人之风纪。”这里的“风纪”指的是社会风气和道德规范,后世引申为“伤风”,即破坏风气。

2. “败俗”一词的来源

“败俗”多见于明清小说及民间话语中,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作品中,均有对“败俗”行为的批判。

3. “伤风败俗”作为固定搭配的形成

该词在近代才被广泛使用,尤其在清末民初时期,随着社会变革和西方思想传入,传统道德受到冲击,“伤风败俗”成为批判新旧观念冲突的重要用语。

三、历史演变

时期 使用情况 代表人物/作品 说明
明清时期 零星出现 《儒林外史》《红楼梦》 多用于描写社会现象,但未形成固定搭配
清末民初 开始流行 梁启超、鲁迅等 受西方思想影响,强调道德重建
现代 广泛使用 报刊、影视、网络 成为批评社会不良现象的常用语

四、现代应用

场景 举例 说明
新闻评论 “某明星行为伤风败俗” 批评公众人物道德问题
文学作品 小说中描写社会乱象 强调道德沦丧
社会舆论 网络讨论中常见 用于表达对某些行为的不满

五、总结

“伤风败俗”虽无明确的经典出处,但其内涵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礼”与“德”的重视。随着时代发展,这一成语逐渐成为批评社会不良风气的有力工具。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对道德底线的关注,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现实批判之间的张力。

结语:

“伤风败俗”虽非古籍中的原文,但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道德评判标准。了解其来源和演变,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