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精选问答 >

日削月割词语意思是什么

2025-11-01 18:12:47

问题描述:

日削月割词语意思是什么,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1 18:12:47

日削月割词语意思是什么】“日削月割”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在长时间的侵蚀、损耗或压迫下逐渐减少或被分割。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国家、领土、资源等受到持续的削弱或侵占,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

一、词语解释

词语 日削月割
拼音 rì xuē yuè gē
出处 《战国策·齐策》:“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归赵。今君不归赵,而留秦,是日削月割,以供秦人之欲也。”
含义 比喻逐渐被削弱或分割,多指国家、领土、资源等受到持续的损害。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强调长期、缓慢的侵蚀过程。
近义词 日损月耗、日渐衰微、步步紧逼
反义词 日新月异、日益壮大、蒸蒸日上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日削月割”最早出自《战国策》,用来形容秦国对其他国家的侵略行为。当时,各国为了应对秦国的强大,常常被迫割让土地,以求暂时的和平。这种做法虽然能延缓战争,但最终导致国家实力不断被削弱,因此用“日削月割”来形容这一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削月割”逐渐演变为一个具有历史感和警示意义的成语,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用来比喻因长期压力或外部侵袭而导致的逐步衰退。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使用示例
政治领域 面对强权的压迫,弱小国家往往陷入日削月割的困境。
经济领域 某些行业因政策限制和市场竞争,呈现日削月割的趋势。
历史分析 历史上许多帝国因内忧外患,最终走向日削月割的结局。
文学作品 作家常用“日削月割”来描写国家或个人的衰落过程。

四、总结

“日削月割”是一个富有历史厚重感的成语,其核心含义在于描述事物在长期、持续的压力下逐渐被削弱或分割的过程。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的政治现实,也适用于现代社会中各种资源、权力或影响力的渐进性消耗。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可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