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星北介绍】束星北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雷达之父”。他早年留学欧美,专攻理论物理和无线电技术,回国后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为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学术思想和教育理念影响深远,尤其在培养青年科学家方面具有显著成就。
一、
束星北(1905—1983),原名束庆桐,浙江宁波人,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早年就读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南京大学前身),后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卡尔·安德森(Carl D. Anderson),获得博士学位。归国后,他曾在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任教,并参与创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束星北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深厚,还十分重视教育,注重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他在无线电技术和量子力学方面的研究具有开创性,尤其在雷达技术领域贡献突出。此外,他还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其中包括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程开甲等人。
尽管在特殊历史时期遭受不公正待遇,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科学的追求,晚年仍坚持教学和研究工作,直至去世。
二、信息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束星北(原名:束庆桐) |
| 出生年份 | 1905年 |
| 去世年份 | 1983年 |
| 籍贯 | 浙江宁波 |
| 学历 |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师从卡尔·安德森) |
| 主要研究领域 | 理论物理、无线电技术、量子力学、雷达技术 |
| 教育背景 |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南京大学) |
| 工作单位 | 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 著名学生 | 钱伟长、程开甲等 |
| 主要贡献 | 中国雷达技术的开拓者;理论物理研究的重要推动者 |
| 特殊经历 | 文革期间受到冲击,但坚持科学研究 |
| 个人风格 | 注重启发式教学,强调独立思考;严谨治学,热爱科学 |
束星北一生致力于科学事业,其精神和学术成果至今仍被后人铭记。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有责任感的教育者,为中国科技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