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公孙树,是一种古老的落叶乔木,被誉为“活化石”。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因其果实和树叶在药用和食用方面的独特作用而备受关注。那么,银杏树结的果子到底叫什么呢?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是“银杏果”,其实这个名称并不完全准确。
银杏树结出的果实,在植物学上被称为“银杏种子”或“白果”。不过,从外观上看,这种果实通常被包裹在一个类似“果皮”的结构中,因此人们也常称其为“银杏果”或“白果”。但实际上,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它的种子并没有真正的果皮包裹,而是直接暴露在外,所以严格来说,银杏树的果实并不是我们常见的“果实”,而是“种子”。
银杏果的外层是一层肉质的种托,颜色呈黄色或橙黄色,味道略带酸涩,带有轻微的毒性,不能直接食用。只有去掉外层之后的内部种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果”,才可用于烹饪或药用。白果性平、味甘微苦,具有润肺止咳、收敛止带等功效,在中医中有广泛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银杏果虽然营养丰富,但含有一定量的氢氰酸,若食用不当,可能导致中毒。因此,在食用前必须经过充分的处理,如煮熟或去壳后食用,以确保安全。
总的来说,银杏树结出的果子,科学上称为“银杏种子”或“白果”,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习惯称之为“银杏果”。了解这些知识,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种古老的植物,也能在食用和使用时更加安全和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