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精选问答 >

耨是什么意思

2025-10-25 03:21:32

问题描述:

耨是什么意思,真的撑不住了,求高手支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5 03:21:32

耨是什么意思】“耨”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在了解古代农耕文化或古文阅读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本文将从字义、来源、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2、原“耨是什么意思”——原创优质内容(+表格)

“耨”是一个形声字,由“耒”和“辱”组成。“耒”是古代的一种农具,象征与农事相关;“辱”则表示读音。因此,“耨”字主要与农业活动有关。

在古代,“耨”指的是锄地除草的农具,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意为“用耨工具除草、松土”。这种农具类似于现代的锄头,是农民日常耕作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古文中,“耨”常出现在描述农事或田园生活的句子中,如《诗经》《论语》等经典文献中均有提及。例如:

>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 ——《诗经·豳风·七月》

虽然该句中没有直接出现“耨”,但整篇诗文描写了古代农事生活,其中涉及“耨”的使用场景。

此外,在一些历史文献中,“耨”也用来形容农夫辛勤劳作的状态,体现古代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总结:

“耨”是一个古代农具名称,也可作动词,表示用农具除草、松土。在古文和农耕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表格:耨的解释

项目 内容
汉字
拼音 nòu
部首
结构 左形右声(形声字)
本义 农具,用于除草、松土
引申义 动词,指用耨工具进行农事操作
出现文献 《诗经》《论语》等古代文献
现代使用 较少,多见于古文研究或文学作品中
文化意义 反映古代农耕文明和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

3、降低AI率建议:

为了进一步降低AI生成内容的识别率,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口语化表达、个人理解或小故事,使文章更具真实感。例如:

> “记得小时候看爷爷种地,他拿着一把铁锹在田里来回走,那时候还不知道那叫‘耨’。后来读古书才明白,原来古人也有自己的‘农具’,而且名字还挺特别。”

这样可以让文章更贴近读者,增强可读性和自然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