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写杜鹃的诗句】杜鹃,又称子规、蜀魄,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常与春日、离愁、思乡、哀怨等情感联系在一起,成为诗人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载体。历代文人墨客在诗中描绘杜鹃的啼声、形态及其象征意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
以下是对历代描写杜鹃的诗句进行的整理和盘点,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传统意象在古诗中的表现。
一、总结
杜鹃在古诗中多用于表达哀愁、思乡、时光流逝等情感。其鸣声凄切,常被用来渲染悲凉氛围。从唐代到清代,不同朝代的诗人对杜鹃的描写各有侧重,既有借景抒情,也有托物言志。
二、经典杜鹃诗句汇总表
| 朝代 | 作者 | 诗句 | 出处 | 情感/寓意 |
| 唐 | 李白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离别之痛、远行之忧 |
| 唐 | 杜甫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注:虽未直接写杜鹃,但杜甫常以鸟禽寄托情感) | 《绝句》 | 自然之美、闲适心境 |
| 唐 | 白居易 |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 《琵琶行》 | 孤寂、哀伤 |
| 唐 | 李商隐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锦瑟》 | 思念、理想破灭 |
| 宋 | 苏轼 | “雨细风斜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未直接写杜鹃,但苏轼常用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 感叹时光、人生无常 |
| 宋 | 辛弃疾 |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 悲凉、忧国忧民 |
| 明 | 文徵明 | “杜鹃啼血满枝红,不似东风旧日容。” | 《题杜鹃图》 | 感叹春光易逝、人生无常 |
| 清 | 纳兰性德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虽未直接写杜鹃,但纳兰词中常含孤寂之感) |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 思乡、离愁 |
三、结语
杜鹃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意象,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内涵。无论是李白笔下的“子规啼血”,还是李商隐的“望帝春心”,都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人生深刻而细腻的感悟。通过这些诗句,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杜鹃的哀婉之声,也能体会到古代文人内心的波澜起伏。
如你对某位诗人或某首诗感兴趣,可进一步探讨其背后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