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松之生平简介】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东晋至南朝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尤以对历史的研究和注释著称。裴松之最著名的贡献是为《三国志》作注,其注释内容丰富,考据严谨,成为后世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资料。他的学术成就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也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裴松之生平简要总结:
裴松之出生于东晋时期,成长于战乱频繁的年代,但他并未因时局动荡而放弃学业。他曾在朝廷任职,官至中书侍郎、国子祭酒等职,但始终保持着对历史研究的热情。他一生致力于整理和注释前代史书,尤其是《三国志》,其注释多达一百三十卷,内容详实,引用广泛,被誉为“注史之典范”。裴松之不仅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史学家,他对历史的尊重与严谨态度,至今仍被后人所敬仰。
裴松之生平大事年表
| 时间 | 事件 |
| 372年 | 裴松之出生,生于东晋时期,家族世代为官 |
| 早年 | 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典籍 |
| 402年 | 参与刘裕起兵,助其推翻桓玄政权 |
| 410年 | 入仕朝廷,历任多个官职,如中书侍郎、国子祭酒等 |
| 420年 | 刘宋建立,裴松之继续在朝廷任职,参与国家文化事务 |
| 426年 | 开始为《三国志》作注,历时多年完成 |
| 451年 | 去世,享年79岁,葬于故乡 |
裴松之以其深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的注释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参考。他的学术精神和治学态度,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