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精选问答 >

琪花玉树历史典故

2025-10-28 19:18:53

问题描述:

琪花玉树历史典故,求路过的神仙指点,急急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8 19:18:53

琪花玉树历史典故】“琪花玉树”这一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常用来形容美丽、高贵的事物或人物。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意蕴。以下是对“琪花玉树”这一历史典故的总结与分析。

一、词语释义

词语 含义 出处 用法
琪花 美丽珍贵的花朵 古代诗词中常见 多用于比喻美好、高雅的事物
玉树 美如玉石的树木 《世说新语》等古籍中出现 常用来形容俊美的人物或高洁的品格

整体含义:

“琪花玉树”原指仙境中的花草树木,后引申为形容人或事物非常美丽、高贵、非凡。

二、历史典故来源

“琪花玉树”最早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尤其在《世说新语》中有所提及。其中,“玉树临风”一词常与“琪花玉树”并用,形容男子风度翩翩、仪表堂堂。

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中,也常以“琪花玉树”来形容女子的美貌与气质,如“琪花玉树不相依,谁把瑶台照影归?”此类诗句多用于描绘仙境或理想化的美。

三、文化意义与演变

阶段 内容 文化意义
魏晋时期 初现于文学作品中 强调超凡脱俗之美
唐宋时期 广泛用于诗歌与辞赋 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明清以后 被用作形容人物风度 逐渐演变为一种文雅的赞美方式

四、现代使用情况

如今,“琪花玉树”虽不再频繁出现在日常语言中,但在文学创作、影视作品及文艺评论中仍有使用。它常被用来形容:

- 人物的外貌出众

- 场景的优美壮观

- 作品的艺术风格高雅

五、总结

“琪花玉树”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富有美感的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他们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从最初的仙境象征,到后来的人格化表达,这一词语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审美符号。

项目 内容
成语 琪花玉树
出处 《世说新语》、唐宋诗词
本义 仙境中的花草树木
引申义 形容人物或事物的美丽、高贵
现代用法 文学、艺术、赞美人物
文化价值 体现古代审美与理想人格追求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琪花玉树”不仅是语言上的美词,更是中国文化中对美与理想的象征性表达。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