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天工的意思及用法】“巧夺天工”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技艺高超、精妙绝伦的工艺或自然景象。它不仅体现了对艺术和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展现了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以下是对“巧夺天工”的详细解释及其用法总结。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解释 |
| 巧夺天工 | 意思是技艺精巧,胜过自然。原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后多用来形容技艺高超、作品精美,甚至达到令人惊叹的程度。 |
二、出处与来源
“巧夺天工”最早见于清代文学家李渔的《闲情偶寄·居室部》:“此等奇景,非人力所能为,乃天工也;若能以人工而夺之,则谓之‘巧夺天工’。”
后来这一成语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成为赞美技艺精湛的常用词汇。
三、用法解析
|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 赞美工艺品 | 这件玉雕作品真是巧夺天工,让人叹为观止。 |
| 描述自然景观 | 那座山峰形态奇特,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巧夺天工。 |
| 表达对技术的赞赏 | 他的设计思路巧妙,简直是巧夺天工。 |
| 文学创作中 | 作者笔下的人物刻画入木三分,可谓巧夺天工。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精雕细琢、鬼斧神工、出神入化 |
| 反义词 | 匠气十足、粗制滥造、生搬硬套 |
五、使用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主要用于形容艺术品、手工艺品、建筑设计、自然景观等具有高度艺术性和技巧性的对象。
2. 语境搭配:一般用于褒义语境,表示高度赞扬。
3. 避免滥用:不可随意用于普通事物或日常行为,否则会显得夸张或不恰当。
六、总结
“巧夺天工”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成语,强调的是人工技艺的高超与自然之美相媲美。在实际运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以确保语言的准确性和得体性。无论是文学写作还是日常交流,掌握好这个成语的用法,都能让表达更加生动、有感染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的用法或相关文化背景,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或进行深入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