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精选问答 >

三入家门而不入典故介绍

2025-11-04 20:46:52

问题描述:

三入家门而不入典故介绍,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4 20:46:52

三入家门而不入典故介绍】“三入家门而不入”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国家、集体或大事而放弃个人家庭生活,甚至多次经过家门口却未曾进去。这个典故最早出自《史记·大禹本纪》,讲述的是大禹治水期间,三次路过自己家门都没有进去的故事。

这一典故体现了古代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也反映了古人对责任与奉献的高度认可。在后世中,“三入家门而不入”不仅成为一种精神象征,也被广泛用于文学、教育和政治语境中,用以赞扬那些舍小家为大家的人。

典故总结:

项目 内容
典故来源 《史记·大禹本纪》
故事背景 大禹治水期间,三次路过家门未入
主要人物 大禹
表达含义 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
后世影响 成为忠于职守、公而忘私的象征
文化意义 强调责任感与牺牲精神

详细

据《史记》记载,大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曾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但每次都因为治水事务繁忙而没有进去。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在家中等待,但他为了完成治水大业,始终没有停留。这种精神被后人传颂,成为中国古代“公而忘私”的典范。

“三入家门而不入”不仅是对大禹个人品德的赞美,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治国理政者的道德要求。在那个时代,一个领导者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就难以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此外,这个典故也在后世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如诗词、戏曲等,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它提醒人们,在面对重大责任时,应当有坚定的意志和无私的胸怀。

通过了解“三入家门而不入”的典故,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先贤的伟大精神,也能从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勇于担当、不计得失。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