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精选问答 >

商鞅立木文言文原文

2025-11-05 23:22:27

问题描述:

商鞅立木文言文原文,卡到崩溃,求给个解决方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5 23:22:27

商鞅立木文言文原文】一、

《商鞅立木》是《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的一则历史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变法家商鞅为了推行新法,在都城南门立木为信,以取信于民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商鞅在变法过程中注重诚信与执行力,为后来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中通过“徙木立信”的方式,展示了商鞅以实际行动赢得百姓信任的决心和智慧。这一策略不仅增强了民众对新法的信任,也为后续的变法扫清了障碍。

以下是对《商鞅立木》文言文原文的整理与解析:

二、文言文原文及白话翻译

文言文原文 白话翻译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法令已经制定好,但尚未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于是(在国都的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百姓中有能把它搬到北门的人赏给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百姓觉得奇怪,没人敢去搬。于是又说:“能搬的人赏五十金。”
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有一个人搬了过去,立刻给了他五十金,以此表明不欺骗百姓。
民皆悦,于是令之。 百姓都很高兴,于是开始执行法令。

三、内容解析

1. 背景: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为了树立威信,采取了“徙木立信”的手段。

2. 目的:通过奖励百姓搬运木头,来证明法令的严肃性和可信度。

3. 效果:百姓因此相信法令,愿意配合变法,为后续的改革打下了基础。

4. 启示:一个国家要推行新政策,必须先获得人民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往往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建立。

四、总结

《商鞅立木》虽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展现了商鞅在政治上的远见与智慧。他深知,变法不仅需要制度设计,更需要人心的认同。通过“徙木立信”,他成功地将法律从纸面落实到现实,为秦国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故事名称 商鞅立木
出处 《史记·商君列传》
主人公 商鞅
核心事件 立木于南门,募民徙木,赏金以示诚信
目的 建立法令的权威与百姓的信任
结果 百姓信服,法令得以顺利推行
启示 政策的推行需要民众的信任与支持

如需进一步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或其对后世的影响,可继续深入分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