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君子于役】《君子于役》是《诗经·王风》中的一篇抒情诗,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女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这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传达出深切的情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真挚的情感色彩。它不仅展现了古代妇女对丈夫的牵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家庭关系的温情与无奈。
一、诗歌
《君子于役》原文如下:
>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 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 昼夜未央,曷其有佸?
这首诗分为两段,每段四句,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第一段写女子因丈夫远行而感到不安,询问他何时归来;第二段则进一步表达她对丈夫归来的期盼,以及对时间漫长、相思难耐的感慨。
二、诗歌赏析要点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主题 | 表达女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与期盼 |
| 情感基调 | 悲哀、忧愁、温柔 |
| 艺术特色 | 简洁自然,生活化描写,借景抒情 |
| 结构特点 | 分为两段,重复“君子于役”句式增强情感 |
| 意象运用 | 鸡、羊、牛等日常动物象征生活的延续与孤独 |
| 语言风格 | 质朴无华,富有节奏感 |
| 文化背景 | 反映古代社会中夫妻分离的普遍现象 |
三、结语
《君子于役》虽篇幅短小,但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抒情之作。它不仅展示了古人对家庭亲情的重视,也体现了文学作品中“以小见大”的艺术魅力。通过简单的场景描写,诗人将一个普通女子的内心世界生动地呈现出来,令人动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