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好支部】“五好支部”是近年来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旨在通过明确标准、规范管理、提升能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它不仅是对党支部工作成效的评价体系,更是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
为了更好地理解“五好支部”的内涵和要求,下面将从定义、标准、作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直观展示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五好支部”
“五好支部”是指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围绕“组织好、队伍好、制度好、作风好、业绩好”五个方面,全面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打造政治坚定、作风优良、服务有力、群众满意的先进党支部。
这一理念强调的是党支部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提升。
二、“五好支部”具体标准
| 序号 | 标准名称 | 具体内容 |
| 1 | 组织好 | 党支部设置合理,组织架构健全,党员发展、教育、管理规范有序,能够有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
| 2 | 队伍好 | 党员队伍结构合理,政治素质高,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党员干部带头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 |
| 3 | 制度好 | 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执行到位,组织生活正常开展,民主决策机制健全,党内监督有力。 |
| 4 | 作风好 | 党员干部作风务实,密切联系群众,清正廉洁,敢于担当,反对“四风”,树立良好形象。 |
| 5 | 业绩好 | 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紧密结合,推动本单位或本地区发展成效显著,群众满意度高,社会反响好。 |
三、“五好支部”的意义与作用
1. 提升党建质量:通过明确标准,推动党支部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
2. 增强组织力:强化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3. 促进队伍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党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4. 优化工作作风:引导党员干部改进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5. 推动事业发展: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如何创建“五好支部”
1. 加强学习教育:持续开展党的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筑牢思想根基。
2. 健全组织体系:优化党支部设置,确保组织覆盖无死角。
3. 完善制度机制:建立并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等制度。
4. 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严明纪律规矩。
5. 注重实践成效:结合实际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结语
“五好支部”是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目标和实践路径。通过不断优化组织建设、提升队伍素质、完善制度保障、转变工作作风、取得实际成效,基层党支部才能真正成为团结群众、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