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大佛简介】四川乐山大佛,全称为“乐山弥勒大佛”,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余脉的凌云山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乐山大佛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艺术与工程智慧的杰出代表。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代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历时约90年才得以完成。它由海通和尚发起修建,旨在镇压江水、保护百姓。大佛坐像高71米,肩宽24米,脚背宽8.5米,整座佛像依山而建,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
四川乐山大佛简介总结表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乐山弥勒大佛 |
| 位置 |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余脉凌云山 |
| 建造时间 | 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开始建造,历时约90年 |
| 高度 | 71米(含基座) |
| 肩宽 | 24米 |
| 脚背宽 | 8.5米 |
| 建造者 | 海通和尚发起,多位工匠参与 |
| 功能 | 镇水护民、宗教信仰 |
| 文化价值 | 世界文化遗产、佛教艺术瑰宝 |
| 特点 | 依山开凿、体型巨大、雕刻精湛 |
乐山大佛不仅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毅力的象征。如今,它已成为国内外游客争相参观的著名景点,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朝拜与游览。在欣赏其宏伟气势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