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蝉注音版及讲解】《古诗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蝉”为意象,借物抒怀,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下是对该诗的注音版、全文以及详细讲解。
一、原文与注音
| 诗句 | 注音 | 释义 |
| 本以高难饱 | běn yǐ gāo nán bǎo | 我本因身居高位而难以吃饱(比喻志向高远却生活清苦) |
| 徒劳恨费声 | tú láo hèn fèi shēng | 空自哀怨,徒劳地发出声音(表达内心不满与无奈) |
| 五更疏欲断 | wǔ gēng shū yù duàn | 五更时分,鸣叫声稀疏几乎断绝(象征孤独与疲惫) |
| 一树碧无情 | yī shù bì wú qíng | 一树碧绿的枝叶却无动于衷(暗指世态炎凉,无人理解) |
二、诗歌讲解
《古诗蝉》通过描写蝉的生存状态,寄托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中“本以高难饱”一句,表面上写蝉因栖身高枝而难以觅食,实则暗喻诗人因志向高远而生活困顿;“徒劳恨费声”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愤懑与无力感。
后两句“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孤寂无助的心境。蝉在深夜里声音微弱,仿佛即将消逝,而周围那片碧绿的树叶却毫无反应,象征着外界的冷漠与不理解。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借蝉抒情,情感真挚,展现了李商隐诗歌中常见的婉约与沉郁风格。
三、总结
《古诗蝉》是一首借物抒怀的佳作,通过对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奈与坚持。其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于学习古诗的学生而言,这首诗不仅有助于理解诗歌的结构与修辞,更能体会古人的情感世界。
| 内容要点 | 说明 |
| 作者 | 李商隐 |
| 体裁 | 七言绝句 |
| 主题 | 借蝉抒怀,表达孤独与理想 |
| 风格 | 婉约、沉郁 |
| 艺术特色 | 借物喻人,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
如需进一步了解李商隐的其他作品或古诗鉴赏方法,可继续关注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