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古今异义】《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生活安逸的理想世界。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但其中也包含了不少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这些古今异义词在理解文章时容易产生误解,因此有必要对其加以辨析。
以下是对《桃花源记》中部分古今异义词的总结和分析:
一、古今异义词总结
| 现代汉语含义 | 古代汉语含义 | 出处 | 例句 | 说明 |
| 交通 | 交错相通 | 《桃花源记》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指道路交叉相连,不指现代意义上的“交通运输”。 |
| 妻子 | 妻子和儿女 | 《桃花源记》 |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古代“妻子”泛指家庭成员,不单指配偶。 |
| 绝境 | 与世隔绝的地方 | 《桃花源记》 | “遂与外人间隔,不复出焉,寻向所志。” | 指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环境,非现代“无路可走”的意思。 |
| 无论 | 不要说,更不必说 | 《桃花源记》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表示“更不用说”,与现代“不管怎样”的意思不同。 |
| 阡陌 | 田间小路 | 《桃花源记》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指田地间的道路,不是现代“阡陌”一词的常见用法。 |
| 黄发 | 老年人 | 《桃花源记》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古代用“黄发”代指年老之人,现代已少用。 |
| 垂髫 | 小孩 | 《桃花源记》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指小孩的下垂头发,现多用于形容儿童。 |
二、分析与理解
上述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发生了语义的变化,若不了解其古义,可能会对文章的理解造成障碍。例如,“交通”在文中并不是指现代意义上的“交通运输”,而是指“道路交错相连”;“妻子”也不只是指配偶,而是包括整个家庭成员。
此外,像“无论”这样的词,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于表示条件关系,如“无论……都……”,但在《桃花源记》中则是“更不必说”的意思,表达了桃源人对外界历史的无知。
通过了解这些古今异义词,我们不仅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也能更好地体会古代汉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
三、结语
《桃花源记》作为一篇经典文学作品,语言虽简洁,却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的古今异义词不仅是语言演变的体现,也是我们解读古文的重要线索。掌握这些词汇的古今差异,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欣赏这篇千古名篇的艺术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