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机德的典故说的是哪位停机德的典故说的是谁】“停机德”这一典故出自《后汉书·列女传》,讲述的是东汉时期一位贤德女子的故事。她以勤俭持家、品德高尚著称,尤其在丈夫外出时仍能操持家务,维持家庭秩序,体现出极高的道德修养与责任感。
一、
“停机德”最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故事中,乐羊子外出求学,三年未归,其妻劝他坚持学业,并用“断机杼”的方式比喻学习不能半途而废。后来,“停机德”便成为对女性贤德、持家有道的赞美之词。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借用“停机德”来形容薛宝钗,意指她具有传统儒家所推崇的女性美德,如端庄、贤淑、持重等。
因此,“停机德”的典故指的是乐羊子妻,而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形容薛宝钗。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典故出处 | 《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 |
| 原始人物 | 乐羊子妻(无具体姓名) |
| 典故内容 | 乐羊子外出求学,其妻劝其专心学业,并以“断机杼”喻学不可中断。 |
| 后世引申 | 象征女性贤德、持家有道,强调品德与责任 |
| 文学引用 | 《红楼梦》中借“停机德”形容薛宝钗,突出其贤淑、端庄的性格特征 |
| 实际含义 | 指女性具备传统美德,尤其是在家务、道德方面的优秀表现 |
三、结语
“停机德”不仅是古代女性品德的象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虽然时代变迁,但这一典故依然值得我们思考: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传承和理解这种“德”的内涵,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