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忽职守什么意思】“玩忽职守”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在工作中不负责任、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行为。它通常带有较强的负面评价,常见于法律、行政或职场管理领域。
一、含义总结
“玩忽职守”指的是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故意或过失地忽视自己的职责,未能尽职尽责,导致工作失误或造成不良后果。这种行为往往被视为严重失职,可能受到纪律处分或法律责任。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玩忽职守 |
| 英文翻译 | Neglect of duty / Dereliction of duty |
| 含义 | 工作人员未尽职责,造成工作失误或损失 |
| 性质 | 负面行为,多用于批评或法律处罚 |
| 常见场景 | 行政单位、企业、公职人员等 |
| 法律后果 | 可能面临纪律处分、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 |
二、详细解释
“玩忽职守”由“玩忽”和“职守”两部分组成:
- 玩忽:意为轻视、忽视、不重视。
- 职守:指职责和岗位的义务。
因此,“玩忽职守”即“对职责和义务不重视、不履行”。
该词多用于描述因疏忽、懒惰、不负责任等原因,导致工作出现重大失误的情况。例如:某公务员在审批文件时未认真审核,造成错误发放资金,就属于“玩忽职守”。
三、相关词语对比
| 词语 | 含义 | 是否与“玩忽职守”相近 |
| 敷衍了事 | 工作态度不认真,只求完成任务 | 是 |
| 滥用职权 | 擅自使用权力谋取私利 | 否(性质不同) |
| 失职 | 因疏忽或不当行为导致职责未尽 | 是 |
| 渎职 | 违反职责,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 | 是(范围更广) |
四、注意事项
1. “玩忽职守”强调的是主观上的不作为或疏忽,而非客观上的不可抗力。
2. 在法律上,“玩忽职守”与“渎职”有时会被混用,但两者在具体适用中有所不同。
3. 在职场中,避免“玩忽职守”是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提升个人信誉和组织效率。
五、结语
“玩忽职守”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值得警惕的职业态度。无论是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都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