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觅封侯是谁的典故】“万里觅封侯”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送人赴安西》,原句为:“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向往和对边疆战事的关注。然而,后世常将“万里觅封侯”与南宋词人陆游的《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联系在一起,用以表达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万里觅封侯”这一典故最早见于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意指远赴边塞,寻求建立功业、封侯拜将的机会。后来在宋代文学中被广泛引用,尤其是陆游在《书愤》中使用该句,借古抒怀,表达自己渴望收复失地却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因此,“万里觅封侯”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情感象征,代表着古代士人建功立业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唐代岑参《送人赴安西》 |
| 原文 | “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
| 含义 | 远赴边塞,追求功名与建功立业 |
| 后世引用 | 南宋陆游《书愤》 |
| 情感色彩 |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
| 文化意义 | 古代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象征 |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可以清晰了解“万里觅封侯”这一典故的来源、含义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是文学中的经典语句,更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