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红豆树木介绍】海南红豆,学名 Ormosia pinnata,是豆科红豆属的一种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岛及东南亚部分地区。因其果实红艳如血,被誉为“红豆”,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爱情与思念。海南红豆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广泛用于园林绿化、生态修复和木材利用。
一、海南红豆的基本信息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 | 海南红豆 |
| 学名 | Ormosia pinnata |
| 科属 | 豆科(Fabaceae)红豆属(Ormosia) |
| 分布地区 | 中国海南岛、广西南部、云南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 |
| 生长环境 | 热带至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多见于山地、丘陵、林缘或溪边 |
| 树高 | 可达10-20米 |
| 树皮 | 灰褐色,具纵向裂纹 |
| 叶片 | 羽状复叶,小叶对生,革质,深绿色 |
| 花期 | 春季(3-5月) |
| 花色 | 白色或淡黄色,花小而密 |
| 果实 | 红色荚果,内含1-2粒种子,成熟后呈鲜红色 |
| 用途 | 观赏、绿化、木材、药用 |
二、海南红豆的生态与文化意义
海南红豆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树种,能够在多种土壤条件下生长,尤其适合在酸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中存活。其根系发达,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能力,因此常被用于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工程。
在文化上,海南红豆与“红豆生南国”诗句相呼应,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寓意。其果实鲜艳夺目,常被用于传统节日装饰或作为爱情象征。
此外,海南红豆的木材坚硬耐用,可用于制作家具、农具等,但因生长周期较长,目前较少大规模采伐。
三、种植与养护要点
| 项目 | 说明 |
| 光照 | 喜光,需充足日照 |
| 土壤 | 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 |
| 浇水 | 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忌积水 |
| 施肥 | 春季施有机肥或复合肥,促进生长 |
| 修剪 | 适当修剪可改善通风透光,促进分枝 |
| 病虫害 | 较少病害,偶有蚜虫或红蜘蛛危害,可用生物防治或低毒农药处理 |
四、结语
海南红豆作为一种兼具生态价值与观赏价值的树种,在城市绿化、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海南红豆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合理保护与科学利用,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