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精选问答 >

汗流浃背典故

2025-11-22 03:38:37

问题描述:

汗流浃背典故,快急哭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2 03:38:37

汗流浃背典故】“汗流浃背”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形容人在极度紧张、劳累或炎热的情况下,汗水大量流出,湿透了衣服。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

一、典故来源

“汗流浃背”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其人虽才略过人,而性多疑忌,每见人言事,未尝不汗流浃背。”这句话描述的是一个人在面对他人提出建议或批评时,因内心不安而感到极度紧张,以至于汗如雨下,湿透衣背。

后来,这一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人在压力之下表现出的紧张状态,也可用于描述劳动强度大、天气炎热等情况下的身体反应。

二、相关人物与事件

人物 背景 典故出处 说明
王符 东汉思想家、文学家 《后汉书·王符传》 描述其性格多疑,面对他人意见时表现紧张
汉武帝 西汉皇帝 《史记·酷吏列传》 曾因担心刺客而汗流浃背
韩信 西汉开国功臣 《史记·淮阴侯列传》 在危急时刻也表现出紧张情绪

三、成语演变与用法

“汗流浃背”最初是描述心理紧张导致的身体反应,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既可以用于描写人的外在状态,也可以反映内心的焦虑或恐惧。

- 现代用法示例:

- “他站在台上演讲,紧张得汗流浃背。”

- “烈日下干活,大家都汗流浃背。”

四、文化意义

“汗流浃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还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情绪和生理反应的观察与记录。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人性、心理状态的深刻理解。

此外,该成语也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影视剧中,成为刻画人物情绪的重要手段。

五、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汗流浃背
含义 形容因紧张、劳累或炎热而出汗很多
出处 《后汉书·王符传》
历史背景 古代文人对心理与生理反应的描写
用法 描述紧张、疲劳、炎热等情境
文化意义 反映古人对人性与情绪的观察

通过了解“汗流浃背”的典故,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含义,还能感受到古代文化中对人类情感和行为的细腻描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