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遁形什么意思】“无所遁形”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无法隐藏其真实面貌或行为,最终暴露在众人面前。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多用于批评、揭露或讽刺。
一、
“无所遁形”出自《左传》,原意是指没有地方可以藏身,形容事情真相大白,无法掩盖。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秘密或问题被彻底暴露,无法再隐藏。
该成语结构为“无(没有)+ 所(处所)+ 辞(借口)+ 形(形状、表现)”,整体意思是“没有可以躲藏的地方,也没有可以掩饰的借口”。
二、表格形式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无所遁形 |
| 拼音 | wú suǒ dùn xíng |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今君之德,如日月之照,无所遁形。” |
| 字面意思 | 没有可以躲藏的地方,也没有可以掩饰的表现 |
| 引申含义 | 指事物或人的本质、行为等被完全暴露,无法隐藏 |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批评、揭露、讽刺等语境,强调真相暴露 |
| 色彩 | 贬义 |
| 近义词 | 原形毕露、暴露无遗、无所逃遁 |
| 反义词 | 隐姓埋名、藏头露尾、隐而不发 |
三、使用示例
- 他的违法行为终于无所遁形,被媒体曝光。
- 这个谎言被查证后,再也无所遁形了。
- 在证据面前,他试图辩解也无所遁形。
四、注意事项
1. “无所遁形”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2. 一般用于描述负面行为或结果,不宜用于中性或正面情境。
3. 使用时需注意上下文逻辑,确保语义准确。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无所遁形”不仅是一个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对事实和真相的揭示与强调。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