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何处惹尘埃”是一句出自禅宗公案的经典语句,源自六祖慧能与神秀的偈子对比。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常被用来探讨修行、心性与清净之间的关系。
一、
“何处惹尘埃”字面意思是“哪里招来了尘埃”,但在禅宗语境中,它象征着烦恼、杂念或世俗的污染。这句话强调的是内心的清净与外在的干扰之间的关系。
- 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句话表达了通过不断努力保持心灵的洁净,防止烦恼侵入。
- 慧能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则认为,佛性本自清净,无需刻意修持,因为根本就没有“尘埃”可染。
因此,“何处惹尘埃”不仅是对修行方式的反思,更是对“本心”和“本性”的深刻理解。
二、表格对比
| 项目 | 神秀的偈子 | 慧能的偈子 |
| 原文 |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 核心思想 | 强调修行与努力,保持心性清净 | 强调佛性本净,无需外修 |
| 对“尘埃”的看法 | 尘埃是可以被拂去的,需不断努力 | 尘埃本不存在,无需拂拭 |
| 修行方式 | 勤修不懈,防微杜渐 | 顿悟成佛,直指本心 |
| 哲学立场 | 有为法,注重行为与积累 | 无为法,强调自然与本性 |
三、结语
“何处惹尘埃”不仅仅是一个问题,更是一种修行态度的体现。它引导人们思考:我们是否真的需要不断努力去清除心中的杂念?还是说,我们本就清净,只是被自己所迷惑?
无论是神秀的“勤拂拭”,还是慧能的“本来无一物”,都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修行路径。理解这句话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在纷扰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