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十四回概括】《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明代吴承恩。第十四回主要讲述了孙悟空被唐僧收服后,开始踏上取经之路,并在途中遇到的第一个考验。
一、
第十四回的标题是“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这一回中,唐僧在五行山下救出被压了五百年的大圣孙悟空,二人结伴前往西天取经。然而,孙悟空初入佛门,心中仍存桀骜不驯之气,时常惹出是非。
在前往灵山的路上,悟空与唐僧发生争执,甚至一度离开师父。后来,观音菩萨点化悟空,使其明白修行之道在于降伏心魔。悟空终于悔悟,重新归顺唐僧,成为其徒弟。
此外,这一回还提到六贼——即眼、耳、鼻、舌、身、意,象征人心中的杂念。悟空将六贼一一打败,寓意着修行者要克服内心的欲望与干扰。
二、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描述 |
| 回目名称 |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
| 主要人物 | 唐僧、孙悟空、观音菩萨 |
| 故事概要 | 唐僧救出孙悟空,悟空初入佛门,因不服管教而离师;后经观音点化,悔悟归正。 |
| 关键事件 | - 孙悟空被救出 - 悟空与唐僧争执并离开 - 观音菩萨点化悟空 - 打败六贼 |
| 象征意义 | 六贼象征人心中的杂念,悟空打败六贼代表修行者需克制欲望与妄念。 |
| 主题思想 | 修行需降伏心魔,坚定信念,方能成正果。 |
通过第十四回的故事,读者可以感受到孙悟空从桀骜到归顺的转变过程,也为后续的取经之路埋下了伏笔。这一回不仅展现了师徒关系的建立,也体现了佛教中“修心”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