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尽铅华出自哪个诗句】“洗尽铅华”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去除浮华、回归本真。它不仅在文学中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描述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质朴的生活态度。
那么,“洗尽铅华”这一词语究竟出自哪句古诗呢?下面我们通过总结和表格的形式,为大家清晰地展示答案。
一、
“洗尽铅华”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曲终人散空愁暮,江州司马青衫湿。”虽然这些诗句中并没有直接出现“洗尽铅华”四字,但后人常将“洗尽铅华”与白居易笔下对琵琶女形象的描写联系在一起,认为其意象源自此诗。
不过,更为准确的出处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临江仙·和叶仲林赋落梅》中的一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知音千古少,谁把老怀倾。醉拍长歌,笑傲风霜。洗尽铅华,归去来兮。”
因此,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洗尽铅华”作为成语正式出现在诗词中,应归功于辛弃疾的创作。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出处 | 作者 | 原文句子 | 意义解释 |
| 洗尽铅华 | 宋代词 | 辛弃疾 | “洗尽铅华,归去来兮” | 指去除外表的华丽,回归本真,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心境 |
三、结语
“洗尽铅华”虽非出自某一首特定的古诗,但在文学史上,它最早被广泛使用和传播,是在辛弃疾的作品中。这不仅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思想倾向。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洗尽铅华”都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生活态度,提醒我们在纷繁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