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精选问答 >

黑质而白章是什么意思

2025-11-25 03:56:29

问题描述:

黑质而白章是什么意思,真的撑不住了,求高手支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5 03:56:29

黑质而白章是什么意思】“黑质而白章”出自《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他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中“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常被引用的句子。

但“黑质而白章”并非直接出自《诗经》,而是后人根据诗意进行引申、总结出的一个表达方式。在现代语境中,“黑质而白章”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本质(黑质)和表面的特征(白章)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强调内在与外在的差异。

一、

“黑质而白章”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字面意思是“黑色的质地,白色的花纹”。它常用于形容事物的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或是指某些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很光鲜亮丽(白章),但本质却并不那么美好(黑质)。这种表达多用于文学、评论或日常生活中,用来提醒人们不要只看表面,要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

在古代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常见于对人物、作品或社会现象的评价中,强调“表里不一”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警示意义。

二、表格形式解析

词语 含义 原文出处 现代用法 使用场景
黑质 指事物的本质、内在 非原文,属后人引申 强调内在真实状态 批评、评论、分析
白章 指事物的外表、表现 非原文,属后人引申 强调外在表现 描述、评价、警示
黑质而白章 表面与内在不一致 非原文,属后人总结 提醒关注本质 文学、评论、日常生活

三、延伸理解

在实际使用中,“黑质而白章”往往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比如:

- 批评性:如某人表面谦虚,实则虚伪。

- 讽刺性:如某产品外观精美,但质量低劣。

- 警醒性:提醒人们不要被表象迷惑,应深入观察。

因此,这一表达不仅是对语言的修饰,更是对现实的一种思考方式。

结语

“黑质而白章”虽非古文原句,但其含义深刻,能够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判断力。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日常交流,了解这一表达的内涵,都能提升我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思维深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