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黄铜的密度】红黄铜是一种常见的铜合金,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建筑装饰和电子元件等领域。由于其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加工性,红黄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了解红黄铜的密度对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红黄铜的密度通常在8.4 g/cm³至8.9 g/cm³之间,具体数值会根据合金成分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常见的红黄铜牌号包括H62、H68、H80等,它们的密度略有差异,但整体处于上述范围内。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不同红黄铜牌号的密度数据,以下是一份简要的总结表格:
| 红黄铜牌号 | 密度(g/cm³) | 说明 |
| H62 | 8.4~8.5 | 常用普通黄铜,适用于一般机械零件 |
| H68 | 8.5~8.7 | 含锌量较高,强度较好,常用于精密部件 |
| H80 | 8.7~8.9 | 高铜含量,色泽鲜艳,多用于装饰材料 |
| H90 | 8.8~8.9 | 铜含量高,耐腐蚀性强,适用于特殊环境 |
需要注意的是,红黄铜的密度不仅受铜和锌比例的影响,还可能受到其他微量元素如铅、铁、镍等的添加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参考具体材料的技术规范或供应商提供的数据以获得准确信息。
此外,红黄铜的密度与其物理性能密切相关。较高的密度通常意味着更好的强度和耐磨性,但也可能增加材料的重量,对某些轻量化需求的应用带来挑战。因此,在选材时需综合考虑密度、强度、成本及使用环境等因素。
总的来说,红黄铜的密度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合理掌握这一参数有助于优化材料应用方案,提升产品性能与经济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