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桃换旧符的出处】“新桃换旧符”是一句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成语,常用于描述新年更替、辞旧迎新的情景。它源自中国古代的春节习俗,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旧年不祥的摒弃。
一、出处总结
“新桃换旧符”最早见于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原句为: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句诗描绘了新春佳节时人们燃放爆竹、喝屠苏酒、更换桃符的热闹场景,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与祝福。
二、出处详解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宋代诗人王安石《元日》 |
| 原文 |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 含义 | 指在春节时,人们用新的桃木符替换旧的,寓意驱邪避祸、迎接新年 |
| 背景 | 古代春节习俗,桃符是挂在门上的辟邪物品,后演变为春联 |
| 文化意义 | 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象征更新与希望 |
三、文化延伸
“新桃换旧符”不仅是对传统习俗的描写,也逐渐演变为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在现代汉语中,“新桃换旧符”常被用来比喻改革、更新、去除旧事物、迎接新气象的过程。
例如:
- 政策改革:新桃换旧符,推动社会进步。
- 企业发展:不断更新技术,实现新桃换旧符。
四、结语
“新桃换旧符”作为一句经典诗句,不仅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新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它提醒我们,在岁月更迭之际,要勇于更新自我、迎接未来。
如需进一步了解《元日》全诗或相关文化背景,可参考古籍文献或文学研究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