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颜婢膝的故事和含义简短】“奴颜婢膝”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他人极度卑躬屈膝、阿谀奉承,毫无尊严和骨气。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在权力面前丧失自我、一味讨好他人的人。
一、故事来源
“奴颜婢膝”最早出自《晋书·王衍传》:“衍虽处重任,而无匡辅之志,专以清谈为务,每存虚淡,不亲世务。时人皆谓之‘清谈误国’。其妻郭氏,性妒,尝与衍共坐,衍指其妻曰:‘此妇人,奴颜婢膝,不足道也。’”
在这段记载中,王衍批评自己的妻子郭氏为人谄媚、没有骨气,用“奴颜婢膝”来形容她的态度。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那些对权贵或上级极尽奉承、毫无自尊的人。
二、成语含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奴颜婢膝 |
| 拼音 | nú yán bì xī |
| 出处 | 《晋书·王衍传》 |
| 本义 | 形容人态度卑贱、谄媚 |
| 引申义 | 比喻人没有骨气、一味讨好他人 |
| 使用场合 | 批评他人缺乏尊严和原则 |
| 同义词 | 阿谀奉承、低三下四、趋炎附势 |
| 反义词 | 坚贞不屈、刚正不阿、有骨气 |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奴颜婢膝”常用于描述一些职场或社会现象。例如:
- 在工作中,有些人为了升职加薪,对上司一味讨好,甚至放弃自己的原则。
- 在网络上,有些人为了博取关注,不惜迎合某些群体的喜好,失去独立思考能力。
这些行为虽然可能带来短期利益,但长期来看,容易让人失去自我价值感和人格尊严。
四、总结
“奴颜婢膝”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更是一种值得警惕的行为模式。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权力或压力时,应保持自尊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沦为他人意志的附庸。做人要有骨气,做事要讲原则,这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