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原文】《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曹植所作的一首五言诗,相传为曹植在兄弟相争中,面对其兄曹操之子曹丕的逼迫而作。此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愤与无奈,同时也体现了他卓越的才华。
一、
《七步诗》全文如下:
> 煮豆燃豆萁,
> 漏米煮豆羹。
> 萝菔泣根,
> 何苦相煎迫?
这首诗通过“煮豆燃豆萁”的比喻,暗指兄弟之间互相残杀,表达了对骨肉相残的痛心与不满。诗中“何苦相煎迫”一句,更是直抒胸臆,流露出诗人对命运的不公和对亲情的哀叹。
二、原文与释义对照表
| 原文 | 释义 |
| 煮豆燃豆萁 | 用豆茎(豆萁)来烧火煮豆子 |
| 漏米煮豆羹 | 把豆子煮成豆羹 |
| 萝菔泣根 | 萝卜因根部被挖而哭泣(象征亲人受害) |
| 何苦相煎迫 | 为何要如此互相逼迫? |
三、创作背景简述
据传,曹植与曹丕之间存在权力斗争。曹丕即位后,担心曹植威胁自己的地位,便命其在七步之内作诗,否则处死。曹植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写下此诗,既表现了才思敏捷,也隐含了对兄弟之情的惋惜。
四、艺术特色
1. 比喻生动:以“煮豆燃萁”比喻兄弟相残,形象深刻。
2. 语言简练:全诗仅四句,却情感充沛,寓意深远。
3. 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亲情的珍惜与对命运的无奈。
五、历史评价
《七步诗》虽短,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现了曹植的才华,也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残酷。后世常以此诗作为兄弟情谊或骨肉相残的象征。
如需进一步了解《七步诗》的历史影响或相关文学作品,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


